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总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回答28—30题。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C.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D.任何两个事和都是紧密联系的 |
有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其错误在于违背了( )
| A.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 B.发展的客观性 |
| C.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 D.物质的客观性 |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
|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
|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辩证的否定观 | 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原则 |
| C.重视联系的多样性 | D.坚持矛盾分析法 |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及时调整发展措施,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6项主要任务。这主要说明
| A.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
|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墨守成规 |
|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 D.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这一系列举措的最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 A.增加就业 | B.稳定物价 | C.促进经济增长 |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因为经济结构调整
①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②与集约型的经济发发展方式相适应
③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④不利于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提高
|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 B.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主流 |
|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 |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