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3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图A 200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图B 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从图A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从图B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2分)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2分)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
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3分)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 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开辟“极地航线”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A.19小时 B.1l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2)现在东航公司成功地开辟了从芝加哥飞越北极地区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3)看图判断极地航线经过了下列哪些国家的领空 (双选) ()
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
(4)该“极地航线”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②。
该图是地中海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该岛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3分)
(2)说明该岛屿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3)影响卡利亚里到奥尔比亚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和,该铁路长度最接近千米(填字母)。(3分)
A.120 | B.260 | C.400 | D.540 |
(4)图中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区域,试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北京的日期是,北京此刻的时间是。此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3)当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到C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 B.圣保罗昼渐长,夜渐短 |
C.北京白昼时间比广州短 | D.南极洲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 |
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图中各点中的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
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116°E,40°N)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①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图;若甲图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甲图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数字式)。
(4)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