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给图文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1)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12分)
(2)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10分)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与多个省份接壤,嘉陵江,长江等河流穿城而过,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素有“山城”、“雾都”之称,自古是我国西南重镇,拥有熔巴渝文化、“都文化”、民族文化、三峡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色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座旅游城市。
(1)该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在三峡旅游区旅行,选择最好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__。
A.汽车 | B.火车 | C.飞机 | D.轮船 |
(3)简述重庆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4)试分析重庆今后的发展将采取措施。
【城乡规划】下图为“某近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团之间安排有农田和绿地,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
(2)C、E两个组团均为新区,若在其中规划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请任选一个区域对比分析其有利和不利的条件。
(3)水厂2和3(图中水2、水3处)、污水处理厂2(图中污2处)均为新规划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图)。
(1)简述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2分)
(2)分析我国近海渔场形成原因。(4分)
(3)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人的梦想。下图“2010年苏南、苏北部分统计数据以及区际联系示意图(据江苏省统计局)”。
(1)江苏省城市等级共有______级。
(2)关于江苏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盐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常熟市小 |
B.南京时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常熟市多 |
C.南京市与盐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
D.盐城市和常熟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3)根据图中数据,分析比较苏南、苏北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
(4)图中箭头①、②表示产业转移主要方向的是________。并简述产业转移对苏北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青藏高原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1)图中城镇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甲市7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3)MN和PQ两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_河段,并说明原因。
(4)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