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
B.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
D.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
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
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出现两个对立的派别 |
C.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
D.布尔什维主义出现 |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工人阶级却相对的日益贫困。马克思揭示这一现象原因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 | B.《德意志意识形态》 |
C.《共产党宣言》 | D.《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
凯末尔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A.由民族资产阶级组织和领导 |
B.都采用暴力斗争反对殖民统治 |
C.都结成反帝统一战线进行斗争 |
D.都采用高明的外交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