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下列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思想文化 ②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 ③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④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
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 | D.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