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以来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迅速波及世界。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温总理说,中美经济关系日趋紧密,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保持美国经济金融稳定,对美国有利,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材料二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一揽子计划。一年以来,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很严重,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仍是主攻方向。
材料三  2009年4月G20伦敦峰会及其前后,奥巴马呼吁中美乃至全球同舟共济,应对这场空前的经济金融大危机,并一再声称自己不搞“保护主义”。今天,奥巴马冒着引发贸易大战的危险批准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着实令世人难安。中国分量荷载的是世界的期望,彰显的是中国拥抱世界、融入全球的渴求与决心。
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爆发说明了什么?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的基本理由。
分析中国与美国加强包括金融在内的各项经贸合作的经济学依据。
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目前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高三学生就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给世界各国带来同等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高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否则就会落伍,就会处于被动。
(1)请用有关辩证法的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寒冷的冬天里,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被冻死。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会熄灭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却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熄灭。
另有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也因此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辨析: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改变,因而,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材料一: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于2004年10月8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法国文化年”开幕活动。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希拉克总统此次来访,必将进一步推动中法关系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希拉克说,法中两国建立了“堪称典范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材料二:在传统的中法关系中,双方立足的重点是战略合作,政治合作要超过经济贸易等其他领域的合作。而此次希拉克在来华前就明确声明“我的中国之行负有重要的经济使命”,还带了300多位法国企业家和50多位商界领袖随访,便是为了扩大与加强同中国的经济贸易。

评价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材料一:我国农村改革走的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独特路子。它是在原有的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基础上,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结果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二:家庭承包经营的改革发端于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小岗村18户农家冒着坐牢的危险,签字画押,秘密承包经营。由于承包经营从合作化以来就有过激烈的争论和斗争,所以小岗村村民的举动再次引起激烈的争论,受到批评、质疑、责问甚至阻拦。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承包经营才由地下走到地上,由小到大,以预想不到的速度遍及神州大地,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道理?
(2)通过分析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和发展过程,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