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 A. | 增加8万元 | B. | 增加6万元 |
| C. | 减少14万元 | D. | 不变 |
我国某家生产手机的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成为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的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属于
①公有制经济 ②非公有制经济③股份制企业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开始亲睐于“无毒、无公害、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从而大力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这反映了
A.生产的发展推动消费的发展
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给每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 |
| C.消费观念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 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 |
2011年7月7日-2011年7月12日, 2011全国绿色消费巡回展览会在银川举行。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 A.可持续性消费 |
| B.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
| 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 |
| 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1981年为56.7%,1988年为51.4%,1992年为48%,2006年降低到38. 2%,2010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6.7%。这种变化表明,城镇居民
| A.用在家庭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减少 |
| B.必须注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 C.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 D.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