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 A. | 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 B. | 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
| C. | 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 D. | 社会结果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
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
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
③旧中国交通闭塞
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2013年以来“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
| A.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 | 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 |
| C.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 | D.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 B.贵族制与分封制 |
|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 A.①④ | B.②③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指出,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两种新潮流日益明显:“格物致用”(即知行合一)思想的复兴,以及思想上包容与整合的趋势。材料反映出晚清思想领域的变化是
| A.调和折衷构成时代特色 |
| B.学术各派之间兼容并包 |
| C.士人无法实现思想创新 |
| D.理学复兴并不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