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下列两图是“一五”计划时期工业交通成就示意图和十年建设时期的工业交通成就示意图。
材料二:早在1944年,毛泽东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
请回答:
(1)材料中二“全民族的任务”指什么?结合图1中ABCD四项“一五”计划的成就予以说明。
(2)交往是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转向整体发展的动力机制,交通对促进交往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请参照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不同发展时期促进南北交往的三项重大交通成就。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金朝第四代皇帝完颜亮(1122—1161年),从小就仰慕汉文化,他拜汉儒张用直为师。完颜亮少年时爱读书,能吟诗、作文,喜欢下棋、点茶,交结儒士。因此对封建王朝的政治思想比较熟悉。
完颜亮年轻时“英锐有大志”,想干一番事业,这从他年轻时所写的“蛟龙潜匿隐沧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等诗中可以反映出来。
金熙宗(完颜亮的祖父)当政时,关于继续推行奴隶制,还是转向封建制的政治斗争相当激烈。完颜亮即帝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领域 |
具体内容 |
政治制度的改革 |
废除熙宗及其以前在汉族地区设置的行台尚书省,使政令统一于朝廷;废除权力极大的都元帅府,仿汉制设立枢密院,任命枢密使、枢密副使主管军事;废除中书、门下两省,只设尚书省,主管朝廷政务;改革和加强科举制度;等等。 |
迁都燕京 |
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上京会宁府日益失去了驾驭全国的地位,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金朝统治中心由女真故地迁到中原汉人居住地区。 |
社会经济方面 |
派人到各地拘收原侵官地和荒闲的牧地,授予南迁的女真人耕作,多余的土地允许汉人租佃;印钞铸钱,改革币制:下令印制交钞(纸币),又下令铸造铜钱“正隆通宝”,与旧钱通用。 |
——摘编自《女真族杰出的改革家完颜亮》
(1)根据材料,说明完颜亮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完颜亮改革的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朝万历年间,富豪王伯昌及其妻蒋氏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金花嫁给了官宦子弟,二女儿银花嫁给了富商子弟,只有三女儿翠花违背父命,嫁给勤奋好学但家徒四壁的秀才徐文俊。王伯昌夫妇因此对翠花一家十分不满。
蒋氏六十寿辰时,翠花家里除了三升荞麦以外一无所有。翠花将它做成荞麦馍作为寿礼前往娘家拜寿。
金花和银花分别送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作为寿礼,蒋氏十分高兴,她们俩得到很好的招待。翠花的寿礼只是一篮荞麦馍,当面受到父母的奚落和虐待,并不准王翠花参加寿宴,最终在风雪交加的寒夜,王翠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
不久,王伯昌卧病不起,蒋氏熬药时不慎引起火灾,王伯昌葬身火海,家产全部烧光。蒋氏无家可归,求助于金花和银花。金花和银花以各种借口拒绝收留,蒋氏只好沿街乞讨……
——摘编自地方戏剧《荞麦馍赶寿》(亦称《翠花女捡过》)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故事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蒋氏遭金花银花拒绝收留后的故事情节,并加以解释说明。(要求:续写的故事情节要与材料能衔接上,解释说明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个方面入手,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腐败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古代中国……一是通过道德教育,遏止人们尤其是官吏的贪欲……以清廉为荣、以贪墨为耻,是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宋代清官包拯的家训,唯一的内容就是不允许为官的子孙贪赃枉法,若有贪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二是建立监督官吏的机构和严惩贪赃的法律……闻名于世的《唐律》中涉及到严惩官吏腐败的条款甚多……(对于贪赃枉法者)最高刑罚可判至流放两千五百里。
——摘自《中国古代的反腐败》
明代《大明律》规定犯“枉法赃”,官“八十贯,绞”,吏“一百二十贯,绞”……若是执法御史及督抚这类的“风宪官吏”犯赃,加二等治罪。犯赃官吏,官除名,吏罢役,永不叙用。
——《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材料二据国际透明组织近年来对各国廉洁度的年度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中除新加坡外,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究竟发达国家建立了怎样的机制,能够“将筐里烂了的桃子挑出来,从而保持整筐桃子的新鲜”?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一)专设监督机构;(二)政务公开与财产申报……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材料三 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100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1985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职做交易;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务;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
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1972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在任总统尼克松的5名亲信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其后,尼克松极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吊销《华盛顿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报纸不为其所阻吓,彻底揭开了丑闻。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反腐败机制的显著特点,比较唐、明两朝处理贪污腐败的异同。
(2)材料二对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的作了部分概括,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并予以简要说明。
(3)根据相关材料,谈谈你对遏止腐败的认识。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场战争难以界定,但古往今来的世界性战争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是从15世纪出现的殖民战争开始的。这种以控制土地和资源、进行掠夺、奴役和剥削为目的的殖民战争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结束。
第二次和第三次世界性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大战把全球绝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战场。
发生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是一种世界性的军事对峙,可谓第四次世界性战争第五次是2 001年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至今,全球性的“反恐”战争仍然看不到结束的尽头。
随着美国在2011年发布的军事战略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其“全球军事领导力”,这标志着美国正开启一场新的世界性的软实力博弈战——信息战。这场新战争可以认为是第六次世界性的战争。
——据2011年10月10日新华网专家访谈:美开启“第六次世界战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六次世界性战争的各自特点。
(2)朝鲜战争持续四年(1950——1953)有近20个国家参与,但材料没有把它视为“世界性战争”。这样做是否合适?为什么? (4分)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620年11月11日,经过漂泊之后,一艘来自英国的名为“五月花”的大帆船向美洲陆地靠近。船上的乘客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
吾等签约之人,信仰之捍卫者,蒙上帝思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民——为了上帝的荧光,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荣誉的增进,吾等越海扬帆,以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据此于耶稣公元1620年11月11日,吾王英格兰、法兰西、爱尔兰等十八世暨苏格兰第五十四世君主陛下在位之年,在科德角签署姓名如下,以资证明。
(签名略)
——《五月花号公约》
(1)《公约》的哪些规定反映了人类民主的潮流?(4分。不得摘抄原文)
(2)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 《公约》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这群漂泊者为什么能够制定出如此重要的政治文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