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回答20-23题。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

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A. 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 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C. 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 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
3.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A. 清教徒受到迫害 B. 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C.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 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4.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 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 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 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法国的沦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战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后美国()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C.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动发展。被称为支持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的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