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辨析评析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背景材料: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了防范美国次贷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2)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009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上强调,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进一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一: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09年7月11日至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本届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
材料二:2009年7月27日,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林雄指出,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的兴衰在于创新。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共18分)
(1)简要说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文化创新?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材料一:2009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国庆系列活动工作人员、演职人员及受阅官兵代表时强调,这次国庆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倍加珍惜、大力发扬。尤其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共16分)
(1)为什么要大力发扬国庆系列活动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

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切实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制度保障、打牢物质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三:2009年10月15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力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出贡献。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是什么?
材料四: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中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使群众住得安稳、住得踏实、生活改善。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