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1885年至1900年间,大学和学院的学生人数从11000人增加到23000人,中学的人数从 429000人增加到633000人,这在印度历史上是少见的。此段材料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的全面发展 |
B.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教育事业的发展 |
C.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
D.英国的殖民统治传播了先进的科学知识 |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
A.无为而治 | B.中庸 |
C.轻徭薄赋 | D.有教无类 |
下列思想中属于孔子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A.“法不阿贵”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兼爱”、“非攻” |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人们才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 B.循序渐进 | C.因材施教 | D.有教无类 |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个封建帝王所起的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A.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
B.都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安抚百姓 |
C.建立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都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