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城公主入藏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帝上表曾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对“和同为一家”理解正确的有                                  
①唐朝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②汉藏两族的民族矛盾消失
③巩固了唐蕃间的友好关系 
④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这反映了(  )

A.议会进一步抑制了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C.国王权力得到了加强 D.责任内阁制形成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福利国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过程
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适意义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

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B.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C.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