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 D.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A.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
C.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A.法、英、美、德 | B.英、法、美、德 |
C.英、德、美、法 | D.法、德、美、英 |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国家(代称) |
1500—1599 |
1600—1700 |
1701—1800 |
甲 |
705 |
371 |
196 |
乙 |
65 |
1770 |
2950 |
丙 |
— |
811 |
1865 |
丁 |
— |
155 |
1300 |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荷兰
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