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方边地扩展,得到开发的是( )
①关中地区 ②河套地区 ③河西走廊 ④辽东地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 B.话本和小说 |
C.汉赋和唐诗 | D.元曲和京剧 |
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主要可以佐证
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
C.地学记载的精准性 |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
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棉纺织品 | D.火药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意 | D.勤劳致富 |
1912年,孙中山曾咨文参议院,以宋教仁所拟的《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作为立法依据,被参议院拒绝。理由是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参议院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A.康德 | 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