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摘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孙中山是如何解决中国“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
(2)材料二中“革命尚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孙中山的遗嘱中,你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哪些高贵品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对国民大革命的性质、政治基础、功绩和教训的认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敬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间的关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材料二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邓小平也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对伟大人物的出现马克思是怎样认识的?在革命过程中,俄国和中国是如何“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认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若无事盟约第十条规定:“盟约会员国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独立,以防止外来侵略。如遇此种侵略或有此种侵略之任何威胁或危险之时,行政院应筹履行此项义务之方法。”
——摘自《国联盟约》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的宗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国联相比联合国的宗旨有哪些新发展?并为此做出哪些主要贡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们既生来就享有完全自由的权利,并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人或许多人相等,不受控制地享受自然法的一切权利和利益,他就自然享有一种权力,不但可以保有他的所有物——即他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而且可以就他认为其他人罪有应得的违法行为加以裁判和处罚,甚至在他认为罪行严重而有此需要时,处以死刑。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只要当那些罪恶尚可容忍时,人类总是宁愿默然忍受,而不愿意废除他们所习惯了的那种政府形式以恢复他们自己的权利。然而,当一个政府恶贯满盈、倒行逆施、一贯地奉行着那一个目标,显然是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独立宣言》
材料三我多么盼望得知:你已发布了一份独立文告(顺便说一句,在你必须拟定的新法条文中,请别忘记妇女们)……假如新法没有给予妇女特殊关照,我们决意煽动一场反叛,并将拒不服从任何一条不体现我们心声、或未经我们参与的法律。
——艾比吉尔·亚当斯写给丈夫约翰·亚当斯的信
(1)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材料二的主张是如何实践的?又是如何避免出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局面的?
(2)材料三对材料一、二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