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下面甲图为牛(2N=60)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等位。在研究中发现,牛的雌雄中均有有角和无角存在。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牛的有角和无角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2)乙图为牛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肯定不属于Ⅱ2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是                 (填字母代号)。
(3)雄牛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4)牛的单倍体基因组应该测定       条染色体。
(5)在一封闭饲养的有角牛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角牛产生的两头仔牛中,有一头无角雌仔牛,且无角牛终生无角。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角的遗传特性,让无角牛回交(与亲本中的有角雄牛杂交),回交后代雌雄牛中有角和无角均有,且比例接近于1:1。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该无角牛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该变异最可能是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结果。请你写出科研人员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6)牛的毛色有栗色和黑色两种。由细胞核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牛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牛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牛和多头黑色母牛交配,
①如果后代小牛毛色均为栗色。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如果后代小牛毛色有栗色的,也有黑色的。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等量的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的CO2量和酒精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可以用 检测酒精,反应后溶液呈 色。
(2)氧气浓度为b时,在酵母菌细胞内CO2的生成场所是 ,单位时间内葡萄糖的消耗量为 mol。
(3)氧气浓度为c时,酵母菌细胞内释放能量最多的场所是

下图为绿色植物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图解,其中a一g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①阶段的进行离不开②阶段,这是因为②阶段为其提供了物质 (填名称)。
(2)图中c是 ,其在叶绿体中的去向为
(3)图中e在②阶段的 过程中起作用,其来源于 (填字母)的分解。
(4)f被吸收后,不能直接被e作用,须首先与 结合,之后形成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形成 (填名称)。
(5)如果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仍然能够进行,则之后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为探究物质X(无机物)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起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2支试管,按上表编号后进行实验。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一起放人37℃水浴中保温。
③每隔lmin从试管中取出1滴反应液滴于白瓷板上,随后滴加稀碘液1滴于此滴反应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
④待加碘后颜色呈棕色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碘液1一3滴。观察、比较各试管颜色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试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
(2)若物质X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起抑制作用,则第③应从 号试管中取出反应液,待加碘后颜色呈棕色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碘液1一3滴,两支试管的颜色分别是
(3)若B试管中淀粉的分解速率比A试管快,则要增加一个C组,C组与B组相比较,不同点是 ,设置C组的目的是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本校资源,正确高中生物实验进行了部分重复。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在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染色的是 ,需要盐酸的是 (均填序号)。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观察线粒体
④观察叶绿体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为获得较纯细胞膜,在制备时,不选用蛙红细胞的原因是
(3)若要探究温度正确酶活性的影响,供选择的材料有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淀粉酶和淀粉,最好选择 进行实验,原因是
(4)该组同学将载有三棱镜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利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的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这一结果可说明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中的核心步骤是
(2)若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中,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具体过程是在 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经过 产生愈伤组织,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在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实验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 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至少答两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