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低温与长寿 秋 水
除了遗传,人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寿命的长短。而长寿与人的行为方式有两种长期被关注的理论。一是吃七八分饱更长寿,二是体温较低能增加寿命。现在前一个理论得到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而第二个理论也在得到研究的验证。而且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今天,人类进化的最终结果是,正常人的体温平均是37 摄氏度,而体温过高和过低人都不能承受,因此人属于恒温动物。但是,有人怀疑37 摄氏度是否就是人的最佳温度,尤其是在寿命与体温的关系上。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就寿命而言,37 摄氏度也许不是最佳温度,而36.5 摄氏度可能更好。把小鼠的正常体温降低0.5 摄氏度,它们的预期寿命最高可增加20%,这相当于人增加的寿命。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饮食比正常小鼠低三分之一热量的小鼠寿命要延长40%,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与此同时,饮食少(主要是饮食中的热量少)三分之一的小鼠或哺乳动物的体温又会下降0.5 摄氏度或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低体温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是低热量饮食简单地导致了低体温呢?要弄清直接的因果关系是比较难的,因为无论环境温度怎样,哺乳动物维持着恒温。为了找到其中的奥秘,康蒂的研究小组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降低小鼠的体温。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分离蛋白2 的基因,这种基因能把通常细胞线粒体制造化学能的任务转化为促使线粒体释放能量,并以散热的方式体现。
把这种基因植入小鼠大脑下丘脑和靠近该区域感知和控制体温的一群脑细胞中,这些细胞群类似于自动调温器。植入的基因能有效加热自动调温器。结果,就让大脑误以为身体温度较高而发出降温指令,使得小鼠的身体降温0.3 ~ 0.5 摄氏度。
而这种降温对雌鼠和雄鼠的寿命影响是不一样的。降温后雌鼠的预期寿命延长20%,而雄鼠只延长12%,而且小鼠似乎生活得很健康,直到它们死亡。因为,它们并非只是简单地延长了衰弱的老年时期,而是过着有质量的健康生活。
这个研究证明,限制饮食的抗衰老效果是与低体温相联系的。其中的原理可能是,低体温延缓了新陈代谢和身体其他副产品的产生,如自由基。而自由基是损害细胞和促使细胞衰老的元凶。由此,也使得细胞的寿命延长,因而增加了寿命。
(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第4期下)下列关于“人体温度与寿命”关系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人的寿命的长短,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自身体温的高低。 |
B.人的正常体温平均是37摄氏度,如果人体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就会明显减少 自身寿命。 |
C.适度降低体温有利于人的长寿这一结论,是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才初步得到权威证实的。 |
D.对追求长寿的人而言,最佳体温是36.5摄氏度,这已被有关动物的实验结果所证实。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37摄氏度是人类生存的最佳体温这一说法,最近以来受到了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挑战。 |
B.科研人员发现,饮食的多少与人的寿命长短密切相关,在同样条件下,饭量小的人要比饭量大的人长寿。 |
C.有关科研成果证明,低热量饮食有助于长寿,是通过降低身体温度起作用的。 |
D.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本来是为动物体制造能量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起释放能量的作用。 |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的寿命的相关研究中,科学家对饮食与寿命关系的研究要早于体温与寿命关系的研究。 |
B.降低热量摄入可以有益于长寿,但是这样会对人的饮食习惯乃至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
C.由降低体温有益于长寿的原理可知,人类亦可通过加快自身新陈代谢的速度的办法延长寿命 |
D.既然人体自由基是损害细胞并促使细胞衰老的元凶,那么也可以通过研制清除自由基药物的办法来延长寿命。 |
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
文/沈丁立
①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
②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从三个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的体量仍相当不足。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领域做出艰苦努力。
③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考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过去相比,在新中国建立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1/10不到的人口、1/25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
④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能说明我国在现阶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这些也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
⑤然而,中国由于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在局部发展上可能显得较为耀眼。譬如,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甚至因此成为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⑥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人们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才会有更为理性的判断。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我国。由于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中国面临着占世界二成人口的大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我们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⑦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总体能力虽然有限,但它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增长。我们愿尽己所能,回报国际社会对我国进步所给予的支持,支持与我国同处发展中水平的其他国家。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文章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下列不属于我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日本人口不到我国的1/10、陆地面积不到我国的1/25,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 |
B.在全球范围,我国有占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 |
C.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资源与能力仍显短缺,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 |
D.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我们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 |
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A.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发展的体量、人均发展指数、内部的区域发展三个领域做出些许努力。 |
B.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已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我国的经济水平,还远未达到发达行列。 |
C.美国将中国的高铁技术水平作为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因为,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 |
D.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将在未来一直与我国的发展相伴随。 |
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进行的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可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已进入世界前列。 |
B.只要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就会进入世界中游,我国也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
C.中国的经济虽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因此,只有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有更为理性的判断,才会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
D.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会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想当年功成不居
袁腾飞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了六个星期,就被德国人占领。法国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
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剩下五分之二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法国当时的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法国宣布投降的当晚,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军回国。两个人握手、拥抱完,英国将军上机了。飞机滑行时,戴高乐将军突然开始拔腿追飞机。送行的人都傻了——将军疯了,这是干吗呢?戴高乐将军身高1.98米,两腿也长,几步就追上了飞机。英国将军回过味来,探出身子,抓住戴高乐将军的胳膊,一把就将他提上来了。当晚,戴高乐将军飞到伦敦,立刻发表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号召所有法国内地不愿屈服的人们组成军队抵抗,号召法国所有海外自治领地,那些没被德国占领的,如北非、越南自治领地的法国军人,服从自由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军当时只是一名准将,准将是将军当中级别最低的。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瞄准了戴高乐将军,已经把他的头部套在了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扣动扳机,法国的历史肯定要被改写。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有开枪,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从塔楼上下来投降了。
接下来,戴高乐将军就开始主持战后法国的政务。他组织自由法国,两次开庭审判贝当元帅,判处他死刑。而戴高乐在国家光复之后,就功成身退,临时主席也不干了。他下台之前,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特赦了自己的老师贝当元帅。贝当当时已经89岁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经无所谓了。6年后95岁的贝当元帅去世。这个时候戴高乐将军回到家中,在家里待了近13年,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他又出来领导人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国。今天的法国就是第五共和国的延续,戴高乐是开国总统。他干了10年,任满之后辞职。临走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爱丽舍宫内用了多年的旧书柜。他问秘书,能不能拿走;问管理人员,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员泣不成声,说,整个法国都是您拯救的,拿俩书柜算什么?您拿吧!所以,戴高乐将军让秘书按新书柜的价格付了款,把这两个旧书柜带走了。退休之后,将军拒绝领总统的退休金,他说要用这笔钱去慰问阵亡将士的家属。
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最低一级。他领一份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他夫人是不工作的——欧洲国家尤其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儿3岁的时候,因为医疗事故导致智障。他的薪金
要养活这么多人,怎么办呢?老爷子就只能写回忆录,靠这个来谋生。他是差两个礼拜就到80岁时走的,实际上是被活活累死的。
到这个级别的人写回忆录,用不着自个儿写吧,一般都是摇椅上一躺,香槟酒、雪茄烟;秘书在那儿敲字……他哪儿成啊,烟酒戒了,因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机。所以,古代不算,世界近代史上值得我崇拜的政治家就三个: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这三个人是真正的政治家,他们真正做到了功成不居,非常伟大。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二战”中贝当总理授命向德国投降并建立了“维希法国”傀儡政权,引发法国国家命 运的剧变,促使了戴高乐将军的上台。 |
B.法国光复后,德国狙击手在巴黎圣母院行刺过程中,因受到戴高乐将军的感召而投 降的行为衬托出戴高乐将军人格魅力的伟大。 |
C.文章写戴高乐将军把胜利归属于将士而拒绝接受元帅军衔之事,表现其功成不居的 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尊重。 |
D.戴高乐将军拒绝享受一个退休总统诸如良好写作条件的种种特权,凸现其喜欢自 |
食其力、甘于寂寞的性格特征。
E.文章最后写到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意在与戴高乐将军对比,使戴高乐将军形
象更丰满,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力度。戴高乐将军主持战后法国政务时,两次审判贝当元帅,而“最终特赦了自己的老师”,
从中可见其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戴高乐将军“伟大”的理解。
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喜羊羊”能否永远喜洋洋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不仅全国票房达到6800万元,成为目前最卖座的国产动画电影之一,而且还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现象。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认为,“喜羊羊”票房大热,更多得益于运营手段上的成功,就此欢呼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崛起,恐怕还为时尚早。
小观众的卖力捧场是造成“喜羊羊”高票房的主要原因。美中不足的是,虽然“老朋友”的一颦一笑的确让孩子们倍感亲切,乐不可支,但不少孩子走出电影院时仍不懂片中那些关于“山寨”、三聚氰胺和黑屏的台词。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副总经理严伟表示,电影版“喜羊羊”为了吸引成年人,增加了不少成人化的台词,影响了部分孩子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现在白牛和黑牛的奶都不能喝了,只有我们黄牛的最安全。”对诸如此类的台词,小朋友一时反应不过来是什么意思,却让电影院里的大人会心而笑。这些台词突破了国产动画电影以往在观众定位上的低龄化瓶颈,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老少咸宜的希望。
不过,“喜羊羊”离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很远。一些陪着孩子走进电影院的成年人表示:低幼的剧情加上宛如加长版FLASH的画面,除了偶尔因为搞笑台词而“嚯嚯”两声外,大部分时间让他们几乎不能入戏。看来,动画电影要想吸引成人观众,最终要靠丰富曲折的故事取胜。
“喜羊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和信心。有消息说,鉴于该片的成功,制片方准备今后每年推出一部内容精彩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系列片,虎年的电影剧本已经开始撰写。而作为合作方的SMG也颇受鼓舞,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本地有实力的动画公司合作,制作更多的上海原创作品。
“喜羊羊”已经成功地引导中国动画电影走出了“不可能有市场”的盲区。但也有人担心:如果今后所有动画电影都朝着“喜羊羊”的方向发展,会不会进入另一个“误区”?在严伟等电影人看来,电影版“喜羊羊”从品质上来说仍然是一部电视动画片,就电影艺术水准而言,还不如同期上映的《闪电狗》,更难与《功夫熊猫》、《狮子王》等新老经典相抗衡。严伟等人认为,电影版“喜羊羊”有着与其他国产商业片共同的弱点:表面的热闹下缺少人性关怀,形式大于内容。国产动画电影,只有在剧本创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才能经受住世界范围内的考量。只有这样,“喜羊羊”的成功才不会是昙花一现。(摘自2009年2月5日《文汇报》,有删改)下列对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评价,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认为它之所以票房大热,完全得益于运营手段上的成功。
B. 严伟认为它增加了不少成人化的台词,影响了部分孩子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
C. 一些成人观众认为它的剧情不够丰富曲折,有单纯搞笑的弊端。
D. 业内人士认为它表面热闹,但缺少人性关怀,可谓是“形式”大于“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电影艺术水准还不高,还很难与《功夫熊猫》、《狮 子王》等新老经典抗衡。 |
B.《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警示人们,它仍是一部电视动画片,其它动画电影 不能都朝着它的方向发展。 |
C.《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已成功引导中国动画电![]() 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 |
D.国产动画电影的真正出路在于,既要在剧本创作上下功夫,又要进一步打通产业 |
的各个环节,确保卖座率。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制片方和合作方各自表现出来的热情,显示出了 人们对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和信心。 |
B.低幼的剧情加上宛如加长版FLASH的画面,折射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在观众群定位上还未完全突破低龄化瓶颈。 |
C.《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中的台词设计,虽然显露出了影片拓宽观众定位的 努力,但是还远未达到老少咸宜的标准。 |
D.只要走“内容”大于“形式”之路,就能使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经受住世界舞台的考 |
验,从而使“喜羊羊”的成功不会昙花一现。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薄熙来的为官魅力
吴红缨
相对其他高级官员的低调,薄熙来一直保持开放姿态。
薄熙来曾说,一个地方,如果看不到问题,找不到差距,本身就是视野的局限和思想的麻木,就是思想不够解放的表现。关起门来在家里“念书”不行,还要走出重庆到外面去“见世面”。
于是,带队考察,到各地“取经”,成了薄熙来外出“见世面”的寻常之举。
要求下属要走出去见世面,确实是薄熙来的风格,他在担任辽宁省省长的时候,就曾带出庞大的招商团,到外面考察招商。一位曾担任中部某省领导的官员曾表示对薄熙来模式的称赞,并称曾邀请过薄熙来到该省做报告,打开下属们的视野。
早在去年10月,薄熙来当选政治局委员后,《华尔街日报》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中国正在将权力逐步移交给新一代精英——那些懂经济、懂商务、更注重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官员。
“重庆人对薄熙来抱有很大希望,他们觉得这是重庆的一个新的机遇。”一位重庆市民说,“他们希望看到重庆像大连那样发展迅速,市容美观。”
薄熙来以大连为起点,其在大连的治理成绩全国闻名,重庆人亦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薄熙来担任大连市长,并改变了大连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市民甚至将他与足球、服装并列赞为“大连三宝”。
薄熙来曾担任商务部部长4年,他的幽默、智慧、直率,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不难见到他的“强硬”和“坚决”。
在很长时间里,这位从前的大连市“活名片”,也日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名片。
不过,薄熙来在重庆面临的任务也很艰巨。重庆地区的山脉和峡谷使部分区域与外界的发展完全隔断,从该地区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的时间要整整两天。
上任当日他就表示,重庆是西南重镇,而自己在东北工作过20年,从东北到西南,正好是一个大掉角,跨度很大,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薄熙来对重庆未来发展提及最多的,是打造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当地观察人士将之称为:薄熙来的大开放观。
2008年4月,薄熙来率团考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台湾日月光集团时,诙谐地说:“重庆过去叫雾都,近几年环境有了大改善,也能经常见到‘日月光’了。我们重庆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就是来接日月光集团去重庆!”
集团董事长张洪本当场表态,公司准备将重庆作为西南的主要基地来发展。
在温州考察时,薄熙来说:“温州200多万人在全国、全球各地经商办企业,输出了这么多的小老板。我们想知道温州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这么多的小老板?让我们在重庆这块土地上也‘种出’更多的小老板来。”薄熙来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2008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薄熙来还强调一定要降低企业的“人际关系成本”。外地企业在重庆投资,不怕手续麻烦,却特别担心当地的潜规则,最怕“不花钱不办事,花了钱乱办事”,担心重庆讲人情、讲关系;担心不认识人,会受排挤。
针对企业家的顾虑,薄熙来说,重庆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包容性的法制氛围,重庆不仅要给外来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还要营造一个法制上的公平环境,让那些想到重庆做事的人,能够在公平的环境里,按自己的本领发展成长,以免去不应有的“商务成本”和“人际关系成本”。
他承诺说,各方面的企业到重庆即使举目无亲,也能够在这儿生根、长叶、开花、结果,最后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对于重庆,路还很长。对于薄熙来,他能否在这个城市留下自己的痕迹,时间将会证明。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2008年10月)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薄熙来是个一直保持开放姿态的魅力官员,这同时与不少高级官员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B.薄熙来要求下属要敢于走出重庆到外面增长见识,他无论是在辽宁还是在重庆都曾组织下面的官员到外地考察、招商,他这一做法得到了其他一些省领导的称赞。 |
C.薄熙来懂经济、懂商务、更注重与外部世界联系,是作为新一代的精英进入权力中心的。 |
D.薄熙来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主政重庆后,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扶持民营企业,他还希望有更多的外地企业到重庆投资。 |
E.薄熙来担任大连市市长时,曾被看作是大连市的“活名片”,担任商务部长后,又日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名片。
(2)薄熙业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姿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3)薄熙来身上有哪些个性魅力?试分条概括。
答:
(4)重庆经济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果你是薄熙来,打算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价值三万元的土巴碗
行吟水手
教授是艺术学院的教授。教授平时喜欢收藏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但大多值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找点乐子而已。
那天,教授从外地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看见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乞丐,面前放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碗,身边靠着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的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教孩子认字。孩子的一只手依赖地搁在他的肩上,他回过头耳语般地对孩子说了一句什么,孩子咯咯咯笑了起来。
那一刻,教授的眼眶湿润了。他想起几十年前在一个山村的农家小院里,做小学老师的父亲手把手教自己写字的情景。
教授情不自禁地走到乞丐跟前,蹲下身子,摸着小男孩的头,对乞丐说:“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乞丐说:“山南。”
教授说:“那是个穷地方啊。”
乞丐说:“就因为穷,孩他娘才跟着一个外乡人跑了。我年前害了场大病,没法再种地养家,就只好带着小孩出来乞讨——”
教授被深深地打动了。一个沦落的乞丐,在生活都难以保障时,竟然还教儿子读书识字。看得出,他们对美好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感动之余,教授掏出一张一百元面额的人民币送给了乞丐。
临走前,教授盯上了乞丐面前放着的那个装满零钱的碗。那是一只土巴碗,土得掉渣,做工粗糙。教授眯着眼睛,专注地端详着那只土巴碗,久久不忍离去。
乞丐被教授的举动给搞蒙了,一只白送都没人要的土巴碗,怎么就让眼前的这位城里人发起了呆?
这时,教授拿起了那只碗,又仔细看了看,然后对乞丐说:“这只碗,卖给我好吗?”
乞丐一听连连摇着头说:“不,不不不——”
“哦?”教授吃惊地看了乞丐一眼,“看来你知道这只碗的价值了?那你开个价吧,打算多少钱卖给我?”
乞丐一愣,脸红了,连忙说:“不不不,一只土巴碗,白送都没人要,哪能卖你钱?你真想要,拿去得了。”
教授的眼睛一亮。教授说:“这只碗明明是古董,这样吧,我给你三万元,你将这只碗卖给我,去找个事干干,也好让孩子有学上,怎么样?”
三年后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进了教授家的门厅。当时教授正在伏案填写一张准备寄往贫困山区,用来资助山区教育事业的汇款单。
教授一眼就认出了中年男人,他就是三年前的那个带着小孩乞讨的乞丐。与三年前不同的是,乞丐的身上多了件名牌西服,手里提着一盒高级礼品。
乞丐坐在教授家的客厅里,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乞丐说:“我这次来是向你表示感谢之意的,是你的三万元钱让我站了起来。”
教授说:“那么,这几年你都干了些什么事呢?”
乞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小声说:“三年前,我用卖碗所得的三万元和别人合伙在老家那边弄了个窑场,做起了烧瓷。一些烧瓷拿出去卖时竟被人误认作了古董,我们也就将错就错地当古董卖,几年下来,好歹也弄了几个钱。”
教授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教授说:“那个小男孩,他现在上几年级了?”
乞丐说:“我叫他退学回家帮我打理生意了。”
教授愣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良久,教授起身走进了卧室,从卧室里拿出来一只碗,正是乞丐在三年前卖给教授的那只土巴碗。教授说:“这只碗,只不过是一只再也普通不过的土巴碗而已。”
乞丐说:“既然你一开始就知道这只碗不值钱,那干吗还要花三万元冤枉钱买它?”
教授说:“我当时买的不是一只一文不值的土巴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乞丐有些弄不懂了。
教授轻轻地挥了挥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教授对乞丐说:“你走吧,你怎么还坐在那里?”
乞丐说:“我没坐啊,我站着呢!”
教授说:“我怎么老觉得你还是没有站起来!”
乞丐在走出教授家门厅时,听见了瓷器碎裂的声音。
(选自2010年第8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教授”收藏的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大多值不了几个钱,表明他并非指望这些藏品升值,因为他生活中不缺钱,缺的是乐子。 |
B.小说中“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虽不是主要人物,但设置这个人物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深化小说的主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人物。 |
C.如果不是“教授”用三万元买那只土得掉渣的土巴碗,小说中的“乞丐”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发不义之财的人。 |
D.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及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乞丐”命运的变化和呈现“教授”复杂难言的内心活动。 |
E.本文将“小男孩”和“乞丐”、“乞丐”和教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手法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
(2)小说主人公“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3)小说三次写到“站”,分别有哪些含义?请概括说明。
答:
(4)“土巴碗”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形象塑造等
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