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问题。
注:工业新水月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读图“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6分)
(1)从地质构造看,A是,A处地形成山地的原因 是。
(2)在B地钻井,是否可能找到石油(可能与否),理由是。
(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最晚形成的岩体是。
(4)按山岳的成因类型,A属于山。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其理由是(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
(3)d城市坐落在(地形区)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其原因是。
(5)河流Ⅰ的上游以作用为主,下游以作用为主。
读图 “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风向为。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判断依据是。
(3)图中A天气系统为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4)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选择填空)。
A.台风 | B.寒潮 | C.泥石流 | D.沙尘暴 |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6中气压带D的名称是;画出风带C的风向。
(2)图16中气压带A与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其主要原因是。
(3)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方向)移动。
(4)在图16中B、C带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干湿状况为冬季,夏季。
(5)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全球不同纬度地带的气温变化规律一般由向递减。
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表示晨昏线的是。
(2)图示日期是,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该日甲、乙、丙三地中,(选择填空)。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
(4)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昼变,且昼(长于,短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