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三种一元弱酸的浓度均为0.1 mol·L-1,在室温下,A溶液中C(OH-)=7.6×10-12 mol·L-1,B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0-10 mol·L-1,C溶液的pH=3,则三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叶酸是维生素 B 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I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I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焦亚硫酸钠( N a 2 S 2 O 5 )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右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 a 2 S 2 O 5 。装置Ⅱ中有 N a 2 S 2 O 5 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 a 2 S O 3 ++S O 2 =N a 2 S 2 O 5

(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 a 2 S 2 O 5 溶于水即生成 NaHS O 3
(4)证明 NaHS O 3 溶液中 HS O 3 -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 pH b.加入 Ba(OH ) 2 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 N a 2 S 2 O 5 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 N a 2 S 2 O 5 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 O 2 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 O 2 + I 2 +2 H 2 O= H 2 S O 4 +2HI )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 I 2 溶液25.00 ml ,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 O 2 计算)为 g/L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下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②图中 A,B,C,D 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 F e 2 O 3 )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 4Fe(N O 3 ) 2 + O 2 +(2n+4) H 2 O=2F e 2 O 3 ·n H 2 O+8HN O 3 ,反应产生的 HN O 3 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 Fe(N O 3 )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 FeO(s)+CO(g)=Fe(s)+C O 2 (g) 的平衡常数 K =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 n(CO):n(C O 2 )
②若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FeO(s) ,并通入 xmolCO ,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FeO(s) 转化率为50%,则 x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
a. C l 2 B r 2 I 2 的熔点 b. C l 2 B r 2 I 2 的氧化性
c.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 d. HCl HBr HI 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 KCI O 3 晶体:
NaCl 溶液 NaCl O 3 溶液 KCl O 3 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 2 O =□ NaCl O 3 +□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 KC I 3 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Cl- ClO- ( x =1,2,3,4)的能量( KJ )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D (填离子符号)。
BA+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FeC l 3 酸性溶液脱除 H 2 S 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 l 2 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I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Fe 3 + 、有 C l 2
II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Fe 3 + 、无 C l 2
III
b>x>0
无明显变化
Fe 3 + 、无 C l 2

(1)用KSCN溶液检验出 Fe 3 + 的现象是
(2)I中, Fe 2 +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Cl- 在阳极放电,生成的 C l 2 Fe 2 + 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3)由II推测, Fe 3 + 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 Fe 2 + 在阳极放电,原因是 Fe 2 + 具有性。
(4)II中虽未检测出 C l 2 ,但 Cl- 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 NaCl 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IV
a>x≥c
无明显变化
C l 2
V
c>x≥b
无明显变化
C l 2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