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①贾宝玉是一位贵族公子,其“愁”、“恨”由何而来?
A.在封建正统思想束缚下,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而产生无限愁恨。
B.因不满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而产生无限愁恨。
C.因找不到自己的知音而产生无限愁恨。
D.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中,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因而产生愁恨。
②怎样理解词中的“傻”和“狂”。
A、因为贾宝玉“行为偏僻”,任性调皮,表现出傻和狂。
B、因受贾母宠爱,行为放纵,故表现傻和狂。
C、宝玉的言行不合封建礼法,不被封建世俗所理解,被看疯傻。
D、宝玉不满封建礼法的束缚,故意装疯卖傻。
③如何理解宝玉“不通世务”、“怕读文章”。
A、宝玉常在内帷斯混,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不愿意坐下来读经史文章。
B、写宝玉不愿在富贵之家,又受贾母宠爱,缺乏社会活动能力,也不屑去读书求官。
C、写宝玉不愿同封建社会的庸俗官吏们交往,也不愿意读书上进。
D、宝玉不愿意同上层社会的官吏们交往应酬,不遵礼法,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仕进的道路。这里是明贬实褒。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请你仿照对方的句式批驳对方的观点,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即可。
易中天,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踵而至;网络论坛更是热热闹闹,众说纷纭。然而几组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人深省。
有人认为: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知识,也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
答:。

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答:言外之意:。
应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2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1~2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

请谈谈"入"和"摩"自的表达效果。

答:

2.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藏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2题。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

词多富情趣,而宋词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2.

《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