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答:言外之意: 。
应对: 。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5分)
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诗,完成小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释】①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 ②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 ③絮帽——绵帽。 ④铜钲(zhēng)——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 ⑤西崦(yān)——西山地区。⑥饷(xiǎng)——用食物款待别人。诗的首联,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请问,首联如此写来,有何作用?
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了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后两句描写近景,请结合诗句具体谈谈诗人用的是什么手法。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初夏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显得鲜明生动。 |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
就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