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完成①一②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②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古代诗歌鉴赏
腊梅
高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①爇,音ruò;点燃,焚烧。②龙涎:一种名香。《腊梅》诗的前两句描写腊梅的哪些特点?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诗的三、四两句妙语传神,清代姚埙连称“奇特”,认为是“咏物中之仅见者”,请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娇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宣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身拒绝做官,隐居棉山被烧死。
(1)请简要分析“佳节淸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2)第三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①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①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1)“幽径无人独自芳”一句中,“独自芳”指的是什么?
(2)“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蕴含着词人什么样的情怀?
(3)请赏析结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习题(6分,每小题3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