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1.0 mol·L-1 Na2CO3溶液5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取碳酸钠晶体53.0 g |
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
D.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SO4对人体无毒 |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
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NaHSO3HO-CH2-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 | 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
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 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 H2(g) 2HI(g)+ 9.48 kJ (ii) I2(S)+ H2(g)
2HI(g) - 26.48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 |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
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