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盐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箔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中有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
B.铝箔失去金属光泽,氧化铝包裹着金属铝 |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
D.氧化铝与盐酸不反应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升高温度 |
C.若正反应的ΔH<0,图c可表示降低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
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生成O2的速率等于生成NO2的速率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 B.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全部 |
已知: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 kJ · mol-1,101 k Pa时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OH-=H2O△H = -57.3kJ·mol-1 |
B.2NaOH(aq)+ H2SO4(aq)= Na2SO4(aq)+2H2O(l)△H = -114.6 kJ·mol-1 |
C.2C8H18(l) + 25O2(g) = 16CO2(g)+18H2O(g)△H = -11036 kJ·mol-1 |
D.2C8H18(l) + 25O2(g) = 16CO2(g)+18H2O(l)△H = -5518kJ·mol-1 |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A.2H2(g)+O2(g)=2H2O(g) △H1;2H2(g)+O2(g)=2H2O(l)△H2 |
B.S(g)+O2(g)=SO2(g)△H1;S(s)+O2(g)=SO2(g)△H2 |
C.C(s)+![]() |
D.H2(g)+Cl2(g)=2HCl(g)△H1;2H2(g)+2Cl2(g)=4HCl(g)△H2 |
已知化学反应A2(g) + B2(g)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热△H=+(a-b)kJ/mol |
B.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