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子中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以*C表示,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如
①标出下列有机物X中的手性碳原子:
②若使有机物X通过化学变化,使生成物中不再具有手性碳原子从而失去光学活性,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只限一步转化)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叫反应。(填“取代”、“加成”、“加聚”等)
水果店或鲜花店里的墙角四周常常放置多个装有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的花盆。它的作用是用来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气体,以达到水果、鲜花的保鲜要求。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指针偏转方向 |
1 |
Mg Al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 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Mg Al |
NaOH溶液 |
偏向Mg |
5 |
Al Zn |
浓硝酸 |
偏向Al |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
铝为()______________;石墨为()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的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4)解释实验5中电流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是一种气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
(3)D的水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B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①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写名称)。
②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氨基(-NH2)和
`(写名称)。
③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2)《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ⅰ.C的结构简式为。
ⅱ.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ⅲ.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ⅳ.反应(填序号)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