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岛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陆界限
B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C 是工农业均发达的国家
D 与欧洲大陆之间隔着直布罗陀海峡
“晚稻收割后,郊区的农民又开始大面积燃烧秸秆,秸秆的燃烧,成为最近几日雾霾的头号罪魁。” 秸秆如何变废为宝,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列是专家给出的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增加能源供应,释放矿物质养分 |
| B.②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 C.③增加当地就业,促进工业产业升级 |
| D.①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循环再利用 |
图中④环节的优势是
| A.区域农业投入大大减少 |
| B.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
| C.能源消费结构明显调整 |
| D.该地水土流失减少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图中湖泊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断裂陷落 | B.冰川作用 |
| C.流水侵蚀 | D.火山喷发 |
该地区
| A.降水丰富,种植业发达 | B.河流无冰期,通航条件好 |
| C.森林丰富,森林工业发达 | D.人口密集,自然增长率高 |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有这样的描述,南北朝期间,南朝官府在都城南京覆舟山(小九华山,海拔61米)建立冰房,是一个有气候意义有趣之事。冰房是周代以来各王朝备用的建筑,将冬季的冰储存在地窖中,用以保存食物不至腐烂之用的(主要是夏季)。回答下列各问题。南京覆舟山冰房所需大量的冰的来源最有可能是
| A.南京本地 | B.黄河流域 |
| C.钱塘江流域 | D.人造冰块 |
根据材料可知,较现在
| A.南朝时喜马拉雅山雪线低 | B.东北春小麦播种期早 |
| C.南京冬夏温差大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 |
下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桥面某地拍摄的照片(大桥为南北向延伸),据此判断江水流动方向及拍照时可能的时间
| A.自A到B,9点 | B.自A到B,12点 |
| C.自B到A,9点 | D.自B到A,12点 |
马尾藻海大致在北纬20°~35°、西经35°~70°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岸的“海”。读马尾藻海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海域其实是一片长着马尾藻的异常“平静”海域。海域中的马尾藻随水流呈顺时针方向缓慢的移动。对于该海域异常“平静”的分析最正确的是
| A.东北信风对该海域的影响大 |
| B.该海域不在主航道上,船只活动影响小 |
| C.该海域受下沉补偿流影响大 |
| D.该海域在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圈中心 |
马尾藻海是一个水温较高的海域,对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
| B.该海域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气温高 |
| C.受海域附近暖流的影响 |
| D.在板块的交界处,海底火山活动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