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两个人的观点共同体现了
A.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就是敢于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
B.要敢于否定书本和权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
C.辩证法的革命精神要求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成规陈说 |
D.要对现存事物充分肯定理解的同时对现存事物充分否定 |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D.飞矢不动 |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里的 “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一现象说明
A.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 |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
C.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而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C.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
D.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 |
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
B.哲学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 |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