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2A(g)2B(g)+E(g)-Q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 B.减压 | C.减小E的浓度 | D.降温 |
甲、乙、丙三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第IA元素,丙是第VIIA元素 |
B.甲、丙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C.乙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
D.丙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如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试管中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硫酸 |
KI淀粉 |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
4H++ 4I- + O2=2I2 + 2H2O |
B |
稀盐酸 |
Na2CO3 |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
CO![]() ![]() HCO ![]() |
C |
稀盐酸 |
Na2SiO3 |
产生白色胶状物 |
2H++ SiO![]() |
D |
硫酸 |
滴有酚酞的Ba(OH)2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Ba2+ + OH- + H+ + SO![]() BaSO4↓ + H2O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B.1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1 NA |
C.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0.2 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5NA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澄清、透明 |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
C.丁达尔现象 | D.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X |
Y |
Z |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
A |
SiO2 |
Na2SiO3 |
H2SiO3 |
①与Na2CO3熔融 |
B |
NaCl |
NaHCO3 |
Na2CO3 |
②加热 |
C |
N2 |
NO2 |
HNO3 |
③加热 |
D |
C |
CO |
CO2 |
④灼热炭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