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面临最大的经济风险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可能最适合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B.秦朝到隋朝时期的中国
C.唐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D.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徐光启在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序言中写道:“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A.大量翻译西方书籍 B.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D.传播西方基督教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D.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妇女地位
C.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复论辩“天下”,按我们今天的视角,“天下”可理解为

A.王朝 B.中国 C.世界 D.宇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