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原料。
(1)实验室常以和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先反应生成沉淀该沉淀高温分解即得超细。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3。欲配制100为2、浓度约为0.1的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
②将上述固体置于烧杯中。
(3)在0.1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以计)的对数()随溶液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①用溶液调节(2)中溶液至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②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0.01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的对数随溶液变化的关系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 + O2(g) 2NO(g)△H > 0
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该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
(保留整数)。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
和3.0×10-3mol/L,此时反应(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4)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5)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
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
体积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Cl2 + H2O HCl + HClOK=4.5×10-4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但是,由于氯气贮运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性能优越的消毒产品所替代。请回答:
(1)氯碱工业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使用氯气为自来水消毒可以有效地控制次氯酸的浓度,请结合平衡常数解释原因:。
(3)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4)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我国科学家研发了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NaClO2)固体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
(5)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
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①下列溶液能吸收Cl2的是(填字母序号)。
A.饱和食盐水 | B.饱和Na2SO3溶液 |
C.饱和NaOH溶液 | D.浓硫酸 |
②能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
。
③请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原因:
已知:A、B、C为中学常见的单质,A为淡黄色固体;D、E、F为中学常见的氧化物,E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H、K为中学常见的盐;M为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K的化学式为 。
(2)物质M的电子式为 。
(3)D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D物质的 (填字母序号)。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漂白性
(4)C与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先将D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再通入NH3,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 。
(6)H溶液在空气中常期放置会出现红褐色浑浊,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变化的原因: 。
(7)A与C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其产物中元素A与C的质量比为4:7,该物质是某矿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常用于生产G。某化工厂所用矿石样品含杂质25%,若取8.8吨该矿石,假设生产过程中无其他损失,可制得含G 98%的产品 吨。
22.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Na2CO3和H2O2结合成棒状晶体,Na2CO3·xH2O2(过氧化氢合相当于水合。注意:使用高浓度H2O2时一定要小心,防止爆炸生成水和氧气),可消毒、漂白或作O2源…。
现称取一定质量的Na2CO3·xH2O2晶体加热。实验结果以温度和相对质量分数示于下图。
(1)该棒状晶体的化学式Na2CO3·xH2O2中x=。
(2)加热过程中,在141℃时表现为放热,其原因可能是:
a. Na2CO3·xH2O2分解放热
b.产生的H2O2分解放热
c. Na2CO3·xH2O2分解吸收热量小于产生的H2O2分解放出的热量
(3)事实上,Na2CO3·H2O2(x=1时)是Na2CO4·H2O(Na2CO4叫做过氧碳酸钠)。洗衣粉中加入适量的Na2CO4可以提高洗涤质量,其目的是对衣物进行漂白、消毒。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洗涤原理:。
(4)写出Na2CO4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MnO2 | B.H2S | C.CH3COOH | D.NaHCO3 |
(6) Na2O2、K2O2、CaO2以及BaO2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目前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可通过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稀硫酸作用,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原因是。要使获得的过氧化氢从其水溶液中分离出来,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