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E五种微粒:①A微粒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②B微粒得到2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③C微粒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1;④D微粒核外有18个电子,当失去1个电子时呈中性;⑤E微粒不带电,其质量数为1。试完成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A、B、C、D、E各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E所属元素两两组合时,可形成哪些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B、C、D所属三种元素共同组合时,所形成的物质有多种,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电解质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 | B.硫酸; | C.酒精溶液; | D.氢氧化钠;E、铜;F、蔗糖;G、硝酸钠溶液;H、硫酸钡。 |
有以下几个反应:
①CO2+2KOH=K2CO3+H2O;
②2FeCl2+Cl2=2FeCl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④CaCO3+H2O+CO2=Ca(HCO3)2;
⑤Cu+2FeCl3=CuCl2+2FeCl2.
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1)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等难电离物质生成。
(2)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I.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①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这说明。
②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3(填“>”“=”“<”);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c(Na+)/c(PO43-)的值减小,原因是。
③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有关反应为:
5Ca(OH)2+3H3PO4=Ca5(PO4)3OH+9H2O。下图是生产羟基磷灰石时得到的实验曲线,请计算磷酸的初始浓度为0.70mmol/L,pH=10.0条件下,反应前10min内磷酸的沉淀速率。
II. 在某温度下,把1.0mol NH3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测得溶液中OH-浓度和时间的图像如下:
①求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t1时刻时再加入H2O配成2L溶液,在t2时刻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t1~t2时间内OH-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③将a mol/L的盐酸和b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混合后溶液中:c(NH3·H2O)=。(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1)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两支试管均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 B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①需要用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tB(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
①配制250 mL溶液:准确称量5.00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 mol·L-1 KMnO4溶液装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因:;当,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mL,此样品的纯度为。(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