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土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别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
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一幅2005年国际漫画大展作品,图上一位士兵一手持步枪,一手拖着一面国旗阔步前行,妄图把整个地球覆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无题 (土耳其)瓦伦丁(2005年)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内容?
(2)该漫画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4)根据此图阐述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看法。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

孙中山早在1921年的《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开发三峡、造福于民的设想。但是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请根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简要说明其不能实现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及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
材料二: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然继续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7年7月)
回答:
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西方“观察家”眼中的国民党政府形象。
③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什么?

简析“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