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可与I-发生反应:
+5I-+6H+====3I2+3H2O
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 | B.③⑥ | C.②④⑥ | D.①②④⑤⑦ |
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Z、W、M是第三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B.X、M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 |
C.Z和W的氧化物均可做耐高温材料,M的氧化物可做太阳能电池 |
D.X、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反应生成一种可净水的化合物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
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72— >I2 |
Al、Fe、Cu都是重要而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的单质在常温下都能溶于浓硫酸和浓硝酸 |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
C.三者所对应的氢氧化物在水中都存在溶解平衡 |
D.工业上制备这三种金属的方法依次为电解法、热分解法和热还原法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 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Al3+、Na+、SO32-、I- | B.Mg2+、Na+、CO32-、I- |
C.Al3+、Mg2+、I-、SO32- | D.Al3+、CO32-、B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