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灾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摘自岳麓版《必修1》
材料二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取得应急抢险抗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开始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央财政在已经于春节前安排第二笔17.5亿元的冬春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前几天又对1 0个重灾省份下拨了专门增加的3.4亿元春荒救助资金。同时,春节前还下拨了7.1亿元的重灾省份城乡低保群众人均补助,城市l5元、农村l0元的临时补贴,连续补贴三个月。中央政府官员李立国说,在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上,各地还普遍制定减免行政收费等措施,发挥农民自建房屋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恢复重建主体地位。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在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救灾的主要措施。
(4)综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发表的声明:(1)若干中国士兵摧毁南满铁路位于沈阳附近的路轨,并于9月18日午夜袭击我们驻守铁路的卫兵。……(3)我们确实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为军事占领,只为消除对南满铁路的威胁。
材料二:一名日本关东军军官就资料一所指事件的陈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职责巡守铁路,与几个下属出发往柳条沟。……他在该地南面约一百米的一处地点引爆一种小型炸药。……当震耳欲聋的爆炸把路轨摧毁时刚好过了晚上十时。与此同时,大队指挥部收到报告。那里的主管随即命令士兵攻击中方军营。
(1)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的意图何在?
(2)材料二中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对研究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则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西方“自然力的征服”的标志是什么?
(2)中西文明从1640年到1840年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本质差异?就中国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1840年后,这种差异导致了中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为改变这种差异,中国社会各阶层作出了哪些努力?
19世纪60年代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某政治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用具体史实说明该政治家对19世纪60年代的思考。
阅读《工业文明孕育期社会变革示意图》,完成各项要求:
(1)根据图中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的要素分类,在带△的方框内填写适当的历史事件。
(2)在图中找到与启蒙运动相关的四个箭头,对箭头的含义做出合适的解释。示例:箭头①:启蒙思想产生于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
箭头②:
箭头③:
箭头④:
(3)如果要表示人类正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应该在本示意图的右面添加一项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15世纪之交),尽管郑和的远征确切地表明,中国人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但……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无力向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皇帝的敕令挑战”。
——《全球通史》
(1)当时的英法等国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西方商人”拥有怎样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4分)
(2)为什么“西方商人”能获得这种权力和地位?
(3)“西方商人”如此的权力和地位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