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有甲、乙两位同学想利用下列装置及化学试剂,对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的实验进行改进。
化学试剂:①NH4Cl固体 ②浓氨水 ③固体NaOH
(1)甲同学想方便快速制取少量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序号)。
选用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选用上述试剂制氨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建议,把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收集装置由大试管改为集气瓶且瓶口向上收集氨气,并确保不污染环境,请你根据其设想完成问题:
若用排气法收集氨气,请在图Ⅱ的方框内画出其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标出所用试剂(自选)名称。
(10分)实验室需要480 mL 0.4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③500 mL,④1 000 mL,本实验选用________(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Cl时,物码倒置(1 g以下用游码):________。
②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__。
③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________。
⑤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为比较Al和Fe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
(1)甲中锥形瓶内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比较_。
(3)为了确保“Al和Fe的金属活动性不同是导致产生气体速率不同的唯一原因”,实验时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实验时除需保证甲中液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外,还需保证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注:盐桥常出现在原电池中,是由琼脂和和K2SO4溶液构成的,用来在两种溶液中转移电子。)
(i)发生氧化反应的烧杯是_______ (填“甲”或“乙”).
(ii)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______到____.(填“a”或“b”)
(iii)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iv)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CH3CH218OH)、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其中浓硫酸除了作吸水剂的作用外还有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我选择的装置是(选填 “甲”或 “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
[实验步骤](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CH3CH218OH,2mL冰醋酸,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②中加人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a.根据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油状液体、;
b.试管 ② 中饱和 Na2CO3的作用是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还有的作用
c.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d.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4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
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
(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C装置增重9.99 g,D装置增重26.4 g,则A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A可水解生成2 mol同分异构体,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黄豆粒大小)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例举两种措施)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V6=,V9=;
实验 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mol/LH2SO4(mL) |
40 |
V1 |
V2 |
V3 |
V4 |
V5 |
CuSO4(mL) |
0 |
1 |
5 |
10 |
V6 |
40 |
H2O(mL) |
V7 |
V8 |
V9 |
V10 |
15 |
0 |
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