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注意,你应当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历史事实和给出的材料为自己每一个回答做出必要的说明。
材料1 引自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材料2 引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
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材料3 引自1939年1月5日希特勒与波兰外长贝克的谈话:
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维护一个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波兰,……一支强大的波兰陆军的存在意味着大大改善德国的处境;波兰部署在俄国边境一侧的陆军师节省了德国相应数量的额外的军事开支。
材料4 引自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然后将轮到波兰。……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进行清算。
材料5 引自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美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我看不到德法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回答:(1)比较材料1和材料2:
①这是由于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引起的辩论?
②张伯伦和丘吉尔在观点上有哪三点不同?
(2)比较材料3和材料4:
①其中哪一个材料给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以最好的回答?
②那么,另一个材料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3)比较材料5和材料1:材料5说明了什么?
(4)史学界一般认为:
①英国奉行的绥靖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而且得到了法国和美国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追随或支持,直到英、法对德宣战后仍一度对它抱有某种幻想。
②绥靖政策的教训不仅对于曾经推行过它的人来说是深刻的,而且使世界人民在经历了空前灾难后,懂得了在侵略势力面前应当如何捍卫和平的真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论证你的回答。(答案空格500格)
材料一 秦律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戍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在《田律》《徭律》《仓律》《工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官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职能。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秦律的特点、实质及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一 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清·颜元《习斋四存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二中,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20年内作过什么积极的努力?
材料一 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欧洲扩张与“俄国的事态”的关系。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
享年 |
秦 |
前221~前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 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
15年 |
西汉 |
前202~公元9年 由王莽禅代 |
212年 |
东汉 |
25~220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
196年 |
三国 |
220~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晋禅代(266)吴亡于西晋(280) |
61年 |
西晋 |
266~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
51年 |
东晋 南北朝 |
317~589年 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 |
273年 |
隋 |
581~618 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
38年 |
唐 |
618~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梁取代 |
290年 |
五代 |
907~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
54年 |
北宋 |
960~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
168年 |
南宋 |
1127~1276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
150年 |
有人据上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论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