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当时“激进主义思潮情绪化”的结果,打断了当时通过改良走上近代化的进程,结果出现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请回答:
(1)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______ 省______ 发动了起义。
起义胜利后成立了_______。
(2)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3)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 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材料三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四(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五(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吏,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王安石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3)依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依据材料四、材料五,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由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材料四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方大国做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纪律回归”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期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 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 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图一: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商路示意图
图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三:19世纪末争夺殖民地
回答:
(1)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在16世纪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
(2)图二反映了哪些重要历史现象?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3)图三预示着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4)根据上述图片,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造纸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材料二后来,褚辅成为禾丰造纸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
材料三 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
材料四 1948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50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事,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2001年6月21日《浙江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禾丰、民丰厂发展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
(2)材料二中,1932年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民族企业家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丰除了外部因素外还有哪些发展阻力?
(4)通过以上四则材料中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