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世界某静风林区空气中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及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
1.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N 122°W B.60°N 122°W C.30°N 32°W D.60°N 28°W
2.据上题判断该地的陆地自然景观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影响图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森林覆盖率 ②人口密度 ③空气中O2浓度
④昼夜差异 ⑤气温高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湿润地区 | D.半湿润地区 |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
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