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幅对联写道:“四壁云山开醉眼;一楼风月话诗仙”,“诗仙”之所以被称作“仙”,主要是因为:
| A.其创作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语言刚健质朴,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 B.其作品艺术技巧高超,揭示了唐朝由生到衰的历史 |
| C.他提倡诗歌改革,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 |
| D.其创作风格雄奇豪迈、语言明快生动,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连接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 A.《西游记》、《聊斋志异》 | B.《水浒传》、《红楼梦》 |
| C.《封神传》、《三国演义》 | D.《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不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
|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
|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
|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