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锌与铝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酸根阴离子。实验室分析白铁(镀锌的铁)样品成分,称取1.00 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盐酸,然后用玻璃片盖住烧杯,首先观察到有大量气体冒出,后来放出气体速率变慢,至不再放出气体。接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分离出灰绿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变,最后得到1.20 g红色粉末。
(1)白铁镀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盖玻璃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放出气体速率由快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入过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12分)在一恒温恒容体积为1 L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可逆反应:2NO2(g) N2O4(g),已知NO2、N2O4的消耗速率与本身浓度存在下列关系v(NO2) = k1·c(NO22,v(N2O4) = k2·c(N2O4)其中k1、k2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可以根据上述关系式建立一个速率-浓度的图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交点A对应该可逆反应的状态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填“是”或“否”)作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k1= k2,则在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浓度为____mol·L-1,N2O4的浓度为___mol·L-1
(3)若k1≠k2,则在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NO2,设达到平衡时NO2的浓度为c1,N2O4的浓度为c2,则c1与c2的关系为,c1、c2、k1、k2存在的关系为______

⑵(12分) 18℃时,H2A(酸):K1=4.3×10-7,K2=2.1×10-12。H2B(酸):K1=1.0×10-7,K2=6.3×10-13,在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用“>”、“<”或“=”填空。
①H+的浓度:H2A________H2B;
②酸根离子的浓度:c (A2)________c (B2);
③酸分子的浓度:c (H2A)________c (H2B);
④溶液的导电能力:H2A________H2B。

17.⑴(9分)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①请写出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
②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的影响。
③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19.PTT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塑性聚酯材料,具有优异性能,能作为工程塑料、纺织纤维和地毯等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合成路线可设计为:

其中A、B、C均为链状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C中不含甲基,1mol C可与足量钠反应生成22.4 L H2(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B的结构简式为
(2)由物质C与D反应生成PTT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3)分子式为C4H6O与A互为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4)请补充完整下列以CH2=CHCH3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CH3CH(OH)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

33.(12分)
(1)向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3C(g) + D(g),2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1.2 mol/L。平衡后继续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2)用A表示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
A在第1分钟平均速率第2分钟平均速率(填“<”、“>”、“=”)。
(3)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为了增大B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①加入A
②加入B
③加压
④再加入1.6 mol A+ 0.8 mol B
⑤将C分离出容器
(5)体积可变,维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①4 mol A + 2 mol B
②3mol C + 1 mol D + l mol B
③3 mol C + 2 mol D
④1.6 mol A+ 0.8 mol B + 0.6 mol C + 0.2 mol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