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01.3 kPa下,用图86装置进行如下实验。A、C两筒内分别装有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NH3、O2、N2、H2S、NO、CO2等气体,B筒内装有Na2O2固体,推动A的活塞使A筒内气体缓缓地全部通过B后进入C筒,C筒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但其体积换算成同温同压下却并未变化(不考虑2NO2N2O4)。
图8-6
(1)C中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原C中的气体是单一气体,它是 ,理由是 。
(2)将反应后C筒内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则与水反应前 C中的气体是 。
(3)若实验开始前A、C中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分别为1.40 L和2.24 L,且A中的气体经过B管后,B管增重了1.40 g。经计算和推理可判定A中的气体是 ,其质量为 g(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1)不需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
(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 A~D 中的(填序号)________。
A.Cl- | B.NO3- | C.CO32- | D.OH- |
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经过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1)x的值是 ;
(2)A在5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
(3)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 __,A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
1774年,英国科学家Franklin在皇家学会上宣读论文时提到:“把4.9cm3油脂滴到水面上,立即使水面平静下来,并迅速蔓延开去,使2000 m2水面看起来象玻璃那样光滑”。已知油脂在水面上为单分子层,假设油脂分子的摩尔质量为Mg/mol,每个油脂分子的横截面积为Acm2,取该油脂mg配成体积为Vml的苯溶液,并将该溶液滴加到水中,当滴入第d滴油脂苯溶液时,油脂的苯溶液在水面上不再扩散,此时油膜表面积为Scm2。若每滴溶液的体积为aml,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NA=
根据你对本实验的理解,为什么将油脂溶解 。
(1)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方程式之一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被氧化的盐酸占反应盐酸总量的 ,当标准状况下有11.2L氯气生成时,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 。
(2)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3BrF3+5H2O=HBrO3+Br2+O2+9HF,当180g水都做还原剂时,被自身还原的BrF3是 mol。
(3)已知下列两个氧化还原反应:O2+4HI=2I2+2H2O 及Na2S+I2=2NaI+S,则三种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海水中的溴主要以NaBr的形式存在。查阅资料得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简单模拟从海水(此处以低浓度的NaBr溶液代替)中提取溴单质的流程如图:
(1)写出实验操作的名称,操作① 、操作② ;
(2)在富集过程中,有反应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 = 2NaCl+Br2
B.2H2S+SO2 = 2H2O+3S↓
C.AlCl3+3NaAlO2+6H2O = 4Al(OH)3↓+3NaCl
D.Cl2 + 2NaOH =" NaCl" +NaClO + H2O
(3)实验前检测分液漏斗没有问题,但在操作①的步骤中,旋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旋塞,却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其原因可能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
B.操作②中,若发现忘了加碎瓷片,应该趁热补加
C.操作②中,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蒸馏烧瓶中液体的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触瓶底
D.操作②中,冷凝水流向应该是下进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