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实力的巨大的差异 |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
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思想与其修炼意境相吻合的是
A.程朱理学 | B.陆王心学 |
C.孔孟之学 | D.老庄哲学 |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A.荀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夫之 |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顺应天意 | B.加强集权 |
C.推行教化 | D.独尊儒术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一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A.《墨子》 | B.《老子》 |
C.《韩非子》 | D.《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