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②。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③。
[注释]
①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 ②维扬:即扬州。 ③海西头:扬州近海,所以说是海西头。
(1)本诗前两联和后两联在抒情方式上分别有何特点?
(2)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ān]:短衣。③夜娖[chuò]:夜里握着。④胡䩮(lù):装箭的箭筒。⑤金仆姑:箭名。请分析词的上阕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两句写景,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情感相似,异曲同工。 |
B.“啼鸟两三声”句,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 |
C.下片前两句,借“霜华重迫驼裘冷”与“心共马蹄轻” 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
D.下片后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令路上的青山流水也有了感情,融情于景,读来赏心悦目。 |
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后三句是怎样写景抒情的。(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释:黄庭坚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此词为晚年所作。这首词“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如何表现的,请赏析。
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