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我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私营工商业的改造结束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D.中共“八大”召开 |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 B.维新变法运动影响 |
C.辛亥革命的影响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传统文化重人伦轻科技 |
B.日本科学技术不如欧美发达 |
C.国人认为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
D.国人救国思潮转向制度层面 |
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近代某派别的一些主张和基本活动。据此推断该派别是()
A.洋务派 | B.革命派 |
C.维新派 | D.抵抗派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学习西方的技术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倡西学、兴民权 |
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