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 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 B.④⑤ |
C.②③ | D.①④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位于
A.东南沿海 | B.西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东北地区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日,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
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
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显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历史小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
B.《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 |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