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 |
B.西欧和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 |
C.第三世界的崛起 |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
2010年10月16日,世博会迎来某国国家馆日,当天,《新民晚报》从“重回美索不达米亚、硝烟散尽文明复兴、一波三折牵手世博”三部分报道了该新闻。请问当天是下列哪国国家馆日
A.埃及 | B.印度 | C.伊拉克 | D.墨西哥 |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要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思想解放的历程 |
B.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
C.世贸组织的接纳 |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基于
A.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
B.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
C.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
D.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中国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30年后中国又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从此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这两次标志性事件成功的共同因素有
A.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
D.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