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3年1月下旬)国际金融市场上又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联邦德国马克、日元以及黄金的风潮,第九次美元危机遂告爆发……2月12 日,美国政府被迫宣布再次将美元贬值10豫,即将黄金官价从1 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 美元。……日本、意大利、瑞士和英国等国纷纷宣布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还有30 多种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也作了调整。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下卷
材料二:1973 年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家不满西方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石油为武器,采取国有化、减产、提价、禁运等手段,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施加压力。……11 月6 日,欧共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以色列“撤出从1967年冲突以来所占领的领土”,并指出任何和平方案都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12 月(欧共体九国首脑会议通过《欧洲同一性文件》)称:“目前的国际问题是九国中的任何一国难以单独解决的。国际事态的发展以及权力与责任日益集中于数量非常少的大国手中一事,意味着欧洲如果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世界上发挥适当的作用,就必须团结起来并越来越用一个声音说话。”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0卷
材料三:(1974 年3 月尼克松在芝加哥发表讲话)“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他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参与和合作,却又在经济与政治上与美国唱对台戏和持对立态度……欧洲不愿继续接受美国的领导,那么美国在安全方面就不可能继续在欧洲保持目前水平的存在。”美国方面作了一番努力,1974 年6 月26 日北约15 国才签署了《大西洋关系宣言》,这个宣言的要点包括:“美国承诺继续在欧洲驻军……盟国之间加强友好、平等和团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加强磋商与合作……”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指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发挥了哪些直接的作用。欧共体对阿拉伯国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3)联系材料一、二,指出《大西洋关系宣言》的签署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出现这种新的“大西洋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
——《韩非子》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角度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所谓的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当年设置三省,本是君权集中的体现,但是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到了金元,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根据材料,概括“省”演变的过程。

历史犹如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有人称鸦片战争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第一场较量。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列出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屈辱、苦难的百年历程。”
观点二:“鸦片战争客观上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鸦片战争以枪炮为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中国开始接触近代文明。”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点评。
阅读以下两则关于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的材料:
材料一“曼彻斯特的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如果你到过这里的一间工厂,你可以容易地看到,工人的福利从来就没有在工厂主的脑子中出现过。上帝啊,怎能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发展呢?”
——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摘自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
材料二“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
——1852年曼彻斯特被维多利亚女皇授予皇家宪章,摘自《企业行名录》序言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看法。

教育可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1)材料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
清末和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科目设置

科目
时间、文献
国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体育
艺术
劳动技术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修身
读经
讲经
国文、历史、法制及理财、外国语
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
图画
体操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
修身
国文、外国语、历史、法制经济
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
图画、唱歌、体操
男子加农业、女子加家事、园艺缝纫

(2)你认为与明清相比清末和民国初年学校教学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从17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1682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1717年,普鲁士法律强制规定儿童入小学学习。1600—1800年的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特别是1700年以后。在17世纪以前,学校还是各种年龄的人合在一起学习的地方;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为儿童开设的学校,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
(3)结合材料,指出西方近代教育呈现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1600~1800年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的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并请说明之。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1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的“主席声明”。该声明内容主要是在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础上,欢迎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声明表示,安理会将全面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并呼吁叙利亚各方面积极配合安南的和平行动。
主席声明在内容上较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具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动:第一,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第二,没有包含或者暗示涉及政权更迭的内容;第三,没有涉及武力干预、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的内容;第四,没有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或者使用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暴力镇压等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2)与国联相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