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电解质 |
NH3 |
NH4NO3 |
Na2CO3 |
Fe(OH)3 |
非电解质 |
Cl2 |
CO2 |
HCl |
Al2O3 |
酸性氧化物 |
CO2 |
SiO2 |
NO |
CO |
酸 |
HClO |
H2SiO3 |
CH3COOH |
HNO3 |
2014年10月24日双鸭山市区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环境问题离我们也并不遥远了,则下列有关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
B.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
D.SO2、CO2、NO2均属于大气污染物 |
取一定质量含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并进行下列转化
则转化过程中所加稀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4.4 mol·L-1 | B.3.6 mol·L-1 | C.4.0 mol·L-1 | D.3.2 mol·L-1 |
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6kJ/mol.测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N2 |
H2 |
NH3 |
||
(1) |
2 |
3 |
0 |
27.78kJ |
(2) |
1.6 |
1.8 |
0.8 |
Q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1)(2)反应达平衡时压强相等
B.容器(2)中反应开始时v(正)>v(逆)
C.容器(2)中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Q为9.26kJ
D.若条件为“绝热恒容”,容器(1)中反应达平衡时n(NH3)<0.6mol
对四支分别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B.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
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 |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 |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