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于2004年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新思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决定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福建省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必要性。
材料二 福建省自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新思路以来来,努力把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由于福建省把握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不仅推动了海峡两岸经济区发展和东部地区率先加快发展,而且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为两岸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大的前沿平台。
(2)简要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材料三
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人均收入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城镇居民 |
11175元 |
12321元 |
13753元 |
15505元 |
17961元 |
农村居民 |
4089元 |
4450元 |
4833 |
5467元 |
6196元 |
注:2008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63亿元人民币,其中,泉州、福州、厦门分别为2705亿元、2284亿元和1560亿元,漳州1002亿元,龙岩、三明、莆田各600多亿元,南平、宁德各500多亿元。
(3)提取材料三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解决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思路。
材料四 福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继武夷山成为世界22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08年福建土楼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有人认为,武夷山、土楼文化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够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履行的政府职能。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3)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
鸟巢隆重开幕。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将民族特色与奥运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实现文化创新的?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一说你能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
2009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空前,安排新开工项目80项,新增投资规模为1.5万亿元,这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电力、计算机等一条万亿元产业链的发展。当前,钢材、水泥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已出现大幅度回落,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能够实现铁路的低成本发展。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铁路运输能力“瓶颈”会被打破,“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将基本消除。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我国加速推进铁路建设正当其时。
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2)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实践没有止境,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根据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的新经验和新认识,及时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的某些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使宪法成为反映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宪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